36
2月19日,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出炉,2025年楼市开局释放三大关键信号:
信号一:回暖面持续扩大
1月新房涨价城市增至24个,南京、成都以0.7%涨幅蝉联榜首,上海二手房价更是两个月领跑全国。值得关注的是,二线城市新房在持续半年横盘后首次止跌环比上涨,长三角、成渝等重点区域表现抢眼。
信号二:一线城市稳中求进
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延续回暖态势,新房价格环比微涨0.1%。其中上海新房单月涨幅0.6%领跑,深圳、北京二手房市场持续活跃,核心地段优质房源议价空间正在收窄。
信号三:政策红利持续释放
去年"止跌回稳"系列政策成效显现,市场信心明显修复。多位业内专家指出,当前楼市已出现"止跌-筑底-回暖"的良性循环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后,二线城市房价也开始上涨,说明房价趋稳向好的动力增强,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市场预期,促进一季度楼市“小阳春”的出现。
2025年1月份,70个大中城市中,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,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;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。
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继续上涨,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略降
1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1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1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下降0.4%,广州持平,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.6%和0.2%。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1%,涨幅比上月回落0.2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、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.1%、0.4%和0.4%,广州下降0.2%。
1月份,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.1%,为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;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.3%,降幅与上月相同。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.2%和0.4%,降幅均与上月相同。
1月份,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,比上月增加1个;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7个,比上月减少2个。
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
1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.4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4个百分点。其中,北京、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5.7%、8.4%和5.2%,上海上涨5.6%。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.6%,降幅比上月收窄1.1个百分点,其中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和深圳分别下降3.8%、2.3%、10.0%和6.1%。
1月份,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.0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4个百分点;二手住宅同比下降7.6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3个百分点。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.0%和8.2%,降幅均比上月收窄0.2个百分点。三类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比跌幅指标均呈现收窄态势,这是价格触底的信号。
对于当前的市场形势,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,今年1月份全国房价指数延续去年四季度止跌回稳的态势,房价趋稳的特征更加明显。数据最大的特点是,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后,二线城市房价也开始上涨,说明房价趋稳和向好的动力增强。
“房价指标进一步改善,与今年1月份交易市场行情表现积极有关系,进一步说明政策利好下,市场基本面持续改善。”严跃进说。
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认为,整体看,过去几个月的政策效果非常明显,从房价数据看,整体房价止跌迹象明显,自去年10月以来,70个大中城市中,新房价格下跌城市数量持续减少。
在严跃进看来,由于1月份为传统销售淡季,新房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增加非常不容易,也进一步说明,市场预期在持续转好,房价上涨动力在增强。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增加,又会进一步引导市场预期,促进一季度市场“小阳春”的出现。
值得注意的是,南京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已经连续两个月居全国第一。对此,严跃进认为,南京的例子说明,今年要重点关注此前深度调整的二线城市,此类城市基本面修复动力很强,也将成为新一轮房价上涨的先行代表。
展望后市,严跃进认为,1月份房价指数表现意味着良好开局,说明去年“9·30”新政以来,政策精准有效,市场反馈积极,信心持续提振。一二线城市房价由跌转涨是最大的信号,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市场预期,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向好发展。
张大伟也认为,部分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楼市逐渐见底,市场快速企稳将是趋势。整体看,房地产市场最近需要出台更多的有力度政策,市场在3月有望出现“小阳春”。
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预计,一季度楼市会迎来季节性的反弹,即由返乡置业、年后返城、春节前后结婚等带来的需求反弹。这对于房价稳定形成支撑,但在存量政策应出尽出的情况下,下一步房价的稳定期待增量政策尽快落地,推动存量盘活、去库存、城中村改造等,能给交易带来源头活水,这是2025年房价止跌回稳的关键。
来源:国家统计局、证券时报
推荐资讯
推荐资源
暂无推荐资源
关于我们
下载小牛看房APP
扫描上方二维码
微信扫码咨询